“小杨修剪的树枝就是好,果子结得繁,口感也甜。”4月15日,灵武市水木灵州三期居民76岁老人张凤汉对帮她修剪枣树的小杨赞不绝口。
张凤汉口中的“小杨”是64岁的杨发升,水木灵州三期物业公司管理人员,也是小区居民。17年来,杨发升以热心肠闻名,更是小区独居老人的“百事通先生”。“提起邻里团结,我可是一面镜子呢。”杨发升自豪地说。
杨发升为何如此自信?源自他对小区独居老人的情况了如指掌:小区有34户独居老人:77号楼的老齐刚做完胃部手术,身体还在恢复期;79号楼的张凤汉大姐独自居住,家里水电有问题……
“这些年,我们没少吃小杨家的油饼。”86岁的阎效奇与杨发升相识40多年,自两家住在同一个小区后,逢年过节,杨发升家做好吃的,总会惦记着给阎效奇老两口送去品尝。这一送,就是17年。
杨发升的妻子金梅英也是个热心肠,更是做美食的行家。水木灵州社区打造“老邻居搭把手”帮帮团,邀请各小区厨艺好的妇女为社区34户独居老人做饭、送饭,金梅英积极报名。“平时也没啥事,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帮助老年人,给子女做个榜样。”金梅英说。
这两天,西湖社区的“邻里话访”特别热闹,志愿者胡彩琴带领“领家嬢嬢”为小区60岁以上的老人钩织坐垫。“领家嬢嬢”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24年,成员大多是社区的移民妇女。“冬天的围巾、四季的坐垫都是这些‘嬢嬢’一针一线钩织出来的。”西湖社区党总支书记马红说。
西湖社区以“幸福邻里”为载体,推出“睦邻·家 暖民心”服务,打造邻里话坊、邻家小院等议事平台,鼓励在职党员、志愿者和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,组织开展社区环境卫生整治、邻里公益集市、各类技能培训等活动,打造“15分钟便民圈”,做到为民服务零距离。
近年来,灵武市把空间、文化、经济、社会、心理等“五个嵌入”作为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,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,探索打造西湖社区、镇河塔社区互嵌式样板。依托“1+N”模式,推动党建引领与社区红石榴家园、历史文化与民族团结进步等实训基地同步发力,持续促进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,推动各民族群众你中有我、我中有你的和谐关系不断巩固。用心用情办好各民族群众家门口的小事,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、堵点、痛点问题,让社区成为各民族群众最放心、最安心的港湾。(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黄英)